深圳热线

全球微速讯:《壮志凌云2》:空战叙事经典的谢幕与好莱坞英雄主义的歧路

2022-09-02 15:59:23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资料图)

作者: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 鲍远福

时隔35年,经典空战影片《壮志凌云》终于迎来了续集《壮志凌云2:独行侠》。然而,相比《壮志凌云》曾被中国影迷疯狂追捧,《壮志凌云2》的关注度似乎少了许多。毕竟,随着中国电影制作水准的稳步提升和优秀战争影片的陆续问世,中国观众对好莱坞大制作的盲目崇拜已有了本质改观,对好莱坞大片质量水准的认知也有了质的提升。同时,《壮志凌云》所宣扬的个人英雄主义和价值观念,也与中国观众集体所认同的英雄观、历史观与审美观相互龃龉。因此,这种依靠刻意模仿原作叙事套路、刻画玩世不恭的“痞子英雄”成长历程及情感救赎的好莱坞动作类型片,在中国逐渐丧失吸引力,迎来日薄西山的悲凉处境。

《独行侠》虽然完成度较高,但在故事情节上,仅能视为对原作的“打补丁之作”。《独行侠》没有脱离原作剧情的套路与框架,甚至前半段剧情主线的飞行基地学员轮训都如出一辙,不同的是,当年桀骜不驯且又爱炫耀的飞行员“独行侠”如今变成了飞行教官。这些学员与当年的他一样,目空一切且自视甚高,实则是一群没有实战经验的菜鸟。于是,当初敢于挑战一切规则、我行我素的“独行侠”,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变成这帮娃娃兵的守护者。

面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需要带着这帮菜鸟从战场活着回来,以弥补自己35年前的遗憾。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影片的剧情反转设计得极其突兀粗糙,几乎是在毫无缘由且不符合逻辑下展开。主创团队原本想呈现的美国空军飞行员代际传承和个人英雄主义,结果沦为一场“独行侠”的“个人秀”,不免弄巧成拙。影片在精彩空战奇观和紧张刺激的视效渲染之下,几乎没有展现出实质性的新故事线与艺术内涵要素,过于宏大磅礴的视觉特效和影像奇景的表象下,贫瘠的思想和空洞的剧情暴露无遗,留下的只有拙劣的剧情重复以及工业生产标准上的无脑炫技。

如果说35年前的《壮志凌云》塑造了一群有血有肉的美军精英飞行员,那么如今这部“补丁之作”只是“独行侠”个人形象拼盘的一次完形。精英学校中的新一代飞行精英,仅仅是一群面目不明的“工具人”,充其量是前作中“笨鹅”“冰人”“好莱坞”等角色的“镜像”。在这些角色身上,看不出两个时代飞行员的精神气质与性格弧度。这些人物,只是影片“再塑”主角“独行侠”的蹩脚理由而已。电影用一种老套、刻意煽情但又浅显易懂的方式,帮助主人公完成一次跨越35年的成长和沉淀之旅,使得这部续作仅仅停留在动作类型片的及格线上,难以企及原作的高度。

好莱坞影片拍摄续集,一方面是为了情怀,留住老观众,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艺术上的野心或技术上的突破,面向新受众市场开发IP等目的。然而,在好莱坞电影史上,续集作品能够超越原作的寥寥无几,无论是《铁血战士》系列、《独立日》系列、《变形金刚》系列、《X战警》系列,还是《黑客帝国》《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系列的重启作品,虽然有顶级制作团队与现代工业生产流程的加持,仍然无法规避票房口碑滑铁卢的风险。作为35年前的“空战经典”《壮志凌云》的重启版,《独行侠》也遭遇了相似的尴尬。因此,分析续作《独行侠》的创作,对我国当代电影创作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35年前,F-14吊打米格的剧情设计让军迷观众热血沸腾;35年后,无所不能的主角依靠老掉牙的F-14正面“硬刚”五代机并全身而退,暴露了剧本创作层面的逻辑硬伤。因此,虽然利用“顶级”工业美学生产标准打造出超燃、超酷的现代空战图景,但故事情节的扁平化和人物形象的符号化,都将《独行侠》放到了一个极其尴尬的处境。

近年来,我国现代电影工业在生产技术标准上不断追赶好莱坞等国际一流的工业制造体系,生产出《战狼》系列、《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流浪地球》《刺杀小说家》《长津湖》等既蕴含传统文化特色又带有现代工业美学质感的“新主流电影”。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现代电影理念深入人心,民族电影工业正在复兴,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类型电影IP佳作正在陆续涌现。我们应当认识到,电影创作要始终围绕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立体的人物塑造这个艺术创作标准,创作出有思想、有内涵,同时体现新时代精神文化风貌的优秀剧本。一部作品获得一时的轰动性传播效应,其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耗散,如果想要延续和增加续作的艺术价值,根本是在审美艺术层面的持续创新——除制作水准(技术)更新换代之外,新的故事线、新的人物塑造、新的主题刻画、新的情感体验、新的美学观念等,在续作的创作过程中缺一不可。如果仅仅依靠炫技或炒冷饭,没有持续创新的内在驱动力,电影类型创作一定会陷入美学的死胡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一点,对于我国新时代电影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壮志凌云 英雄主义 现代工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