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谍战故事打开古装剧新类型 《风起陇西》开播 虚虚实实讲三国

2022-04-29 21:59:59 来源:北京晚报

根据马伯庸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古装谍战剧《风起陇西》近日在央视八套和爱奇艺首播,借由一定的历史背景虚构出古代谍战故事,是这部剧对于古装剧类型的新开拓。从已经播出的剧集来看,该剧实现了古装历史剧与谍战的类型融合,开局良好,引人入胜。

出场人物众多,谍战群像精彩

根据剧情介绍,《风起陇西》以三国后期为时代背景,隶属于西蜀情报机关的两个小人物,陈恭(陈坤饰)与荀诩(白宇饰)因街亭情报失误而进入人生危机时刻,他们生死相依的兄弟情在惊心动魄的谍战中爆发出夺目光辉,谱写出一段英雄传奇。和大多数古装历史剧相同,该剧开篇前四集出场人物众多,如果对于三国历史不太熟悉,可能较难建立剧中人物与历史真实人物的关联。

开篇的故事就出现了“挥泪斩马谡”等经典历史桥段,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西蜀一方与曹魏一方阵营对立,杨仪、刘禅、李严等历史人物先后登场,奠定了该剧等历史背景。伴随着双方情报机构部门浮出水面,因痛失街亭而牵扯出来的情报战线上,一众角色如陈恭、荀诩与冯膺、郭刚、糜冲等纷纷上线。陈坤、白宇、李光洁、聂远、董子健、王骁等中青年演员的人物诠释也都演技在线,对戏精彩的同时,也为该剧的谍战戏码增加了不少看点。

虚拟与历史结合,现代语汇方便理解

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虚拟人物与故事,是马伯庸原著小说开启的特有模式,这种模式下,故事的线索既有历史真实存在的踪迹可循,又因为虚构的人物增大了表达的空间。更为关键的是,马伯庸也在《风起陇西》的故事里注入了不少现代逻辑。

如该剧开篇虽然人物众多,但故事主线清楚明晰,主要围绕街亭一战失利后西蜀彻查情报失误展开,剧中主角陈恭与荀诩一个身居前线,以卧底身份蛰伏,一个身居后勤,却被委以锄奸重任。剧中经常出现“外勤”“锄奸”这类较为现代的词汇,能够有利于观众迅速进入核心剧情,也让相对复杂的历史背景不再成为观剧的门槛。

在涉及到古文原文的地方,主创甚至十分贴心地为古文配上了现代表达的翻译,这让不少观众直呼“贴心”。在导演路阳看来,这种折中的方式是兼顾了故事的氛围与观看的便利性,“如果我们真的用汉代的语言的话,我想对观众来说不够亲近。我们希望通过翻译去营造另外一种语境,我们能看到那个时代的对话,他们的冲突是什么,他们每个人的诉求是什么。这能够让观众很容易地进入故事情境,同时也能保留那个年代的故事该有的氛围。”

还原自然光线,美术遵循历史

《风起陇西》打破常规谍战模式,遵循“历史可能性小说”创作原则,通过合理的想象为观众呈现一出古装谍战大戏。为了保持既定的审美风格,《风起陇西》在拍摄制作层面也结合剧情做了一些特殊设计。

一开篇,观众就能发现剧中的光线接近真实用光场景,诸葛亮的军帐里就是用烛火,而陈恭与密探的街头场景,光线也十分昏暗。路阳透露,为了接近更真实的氛围,剧中尽量运用了符合那个时代的自然光线,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那个时代的气质。美术指导韩忠也表示,该剧的美术方向就是要给观众搭建出一个自然却不繁复的时代,如按照魏蜀不同的建筑风格、建筑用料去尽量还原,“蜀使用的杯具器皿是木、竹制的,魏则是陶、泥的材质等等,我们都会做具体的区分。”

编剧金海曙表示,“《风起陇西》是真正从谍战角度去描写一批小人物忠于自己职责,恪尽职守的作品,是古装谍战在题材上的一次全新探索和尝试。”后期剪辑李点石则坦言,希望通过剪辑的再创作,用平行、交叉的方式让逻辑既能够自洽,又能够让大家看得爽看得精彩,让更多信息量在更短时间内展现在观众面前。 (记者 李夏至)

关键词: 风起陇西 那个时代 希望通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