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鱼翅与花椒》畅销之后 扶霞再推美食随笔《寻味东西》

2022-04-15 13:24:27 来源:华西都市报

“最懂中餐的西方人”,这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在几年前读完扶霞首部简体中文作品《鱼翅与花椒》后给出的评价。

2022年春天,扶霞又出美食新书了。她在书中告诉我们,用不同材质的勺子能吃出不同味道的菜肴;宫保鸡丁、左宗棠鸡的由来;她在伦敦家中后院亲手杀鸡吓坏邻居……这些关于美食的趣事都被扶霞记录在她的新作《寻味东西》中。这本新作再次受到陈晓卿倾情推荐:“如果你是一个热爱美食、热爱生活的人,那么扶霞的文字肯定是你的菜。”

打破饮食文化的偏见之墙

在这部美食随笔中,扶霞通过“吃东吃西”“奇菜异味”“心胃相通”以及“食之史”四大主题,用自己一贯的细腻与幽默笔触,生动描写了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各种差异和关于美食的精彩趣事。

“师傅,这是啥子海椒?有莫得勒个二荆条?”在纪录片《风味人间》里,英国人扶霞·邓洛普操着一口纯正四川话,自由穿梭在成都菜场的各个摊位间。扶霞成长在英国牛津,曾在剑桥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后在伦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专业取得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奖学金,在四川大学交流学习一年。她说,选择川大,也是想进一步探索发现四川美食。

到成都不久,扶霞专门找到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做川菜。在川大的交流学习结束后,扶霞还受到烹专校长的邀请,成为了四川烹专的第一个外国学生。2018年扶霞书写中国美食的《鱼翅与花椒》被上海译文出版社译介出版,成为畅销书。

如果说《鱼翅与花椒》是一本扶霞以美食为线索展开的“寻路中国”之旅,那么在《寻味东西》里,她便是带着自己那颗包容的心,试图跨越东西版图,竭力打破饮食文化的偏见之墙。她不厌其烦地告诉人们,憎恶与欢喜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相对而言”。“我眼中的‘习以为常’,在你看来可能‘陌生怪异’,反之亦然;你谓之‘发酵’,我视为‘腐烂’;你食之‘美味’,我感觉‘恶心’;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一涉及文化偏好,‘正确’和‘错误’的概念往往难以准确界定。”所以,对绍兴臭霉菜赞不绝口的我们,完全可以尝试欧洲美味的蓝纹奶酪;而向来对“下水”望而却步的西方人,也应该敞开胸怀,体验一下啃鸭舌的美妙感觉。

探索东西方美食后形成独特偏好

在这本书中,扶霞分享了她个人的美食生活趣事。比如抓住男人的胃就能抓住他的心?扶霞用亲身经历告诉你:才怪呢!她在书中大方承认自己有过多次试图通过美食俘获钟情对象的经历,全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在伦敦工作时,我逐渐对一个男人产生了强烈的恋慕之情,也为他做了饭:一只烤鸡,涂抹上柠檬汁和上等橄榄油,撒上各种香草。那只烤鸡在我的同类烹饪史上也算是佼佼者,但他却对自己的体重十分神经过敏,所以去掉了那金黄的脆皮,也就是整只鸡最精华的部分,将其放在自己的盘边,任上面的鸡油慢慢冷却凝固。我想,从那一刻起,我对他的感觉就变淡了。”

行走美食江湖,怎么可能不挑战几样让人弹眼落睛的菜肴?于是,为了完成烹制“一鸡九吃”的全过程,她拜托友人将一只活鸡带到伦敦,并在自家后院将鸡杀掉,再来上一番熟练的拔毛操作,而这个场景吓坏了邻居。

在探索东西方美食后扶霞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美食偏好,她在序言中写到:“如今的我,热爱用清淡的中餐汤品,搭配比较干的菜肴;比起沙拉,更喜欢吃炒的青菜;如果在美国的餐厅连续吃上几个星期,我通常会觉得那些食物太上火了。自己在家的话,我大部分时候都会做中餐来吃,也经常采取中国文化中的食疗之法应对自身的小病小痛。”

(记者张杰 实习生蒋瑞尧)

关键词: 饮食文化 这是啥子 舌尖上的中国

热门推荐